一、园地选择
猕猴桃根系肉质化,特别脆弱,既怕渍水,又怕高温干旱,新梢既怕强风折断,又怕倒春寒或低温冻害。适宜在亚高山区(海拔~米)种植,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园,如在低山、丘陵或平原栽培猕猴桃时,必须具备适当的排灌设施,保证雨季不受渍,旱季能及时灌溉。园内四周最好建防风林。
二、品种配置
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科学合理配置授粉树。猕猴桃是雌雄异株的果树,授粉雄株的选择和配置是保证正常结果条件之一。雄株的选择应注意与主栽品种花期相同或略早,花粉量大,花期长。雌雄株比例6∶1或5∶1,产量高,品质佳。
三、栽植技术
1、植穴准备
在上年秋季将园地深翻60~80厘米,按6×4米或4×4米或5×4米等确定株行距,定植穴挖深60~80厘米,宽80~厘米的定植沟或定植穴,每穴在回填表土时,均匀混合施入50~公斤农家肥,磷、钾、镁等化肥各0.5公斤,或者加入1.5公斤油饼,筑成高于地面20~30厘米的垄或馒头形土堆。
2、栽植时期
栽植时期与其它落叶果树相同,在秋季和早春都可以栽植。一般在猕猴桃落叶之后至翌年早春猕猴桃萌芽之前,即12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越早越好。
3、栽植方法
当定植穴内埋入的植物稿秆较多时,应让其下沉后再栽植。栽植时,苗木放定植穴的中央,勿使根系直接接触肥料。用手使根系向四周舒展,并用细土复盖根部,随后复土盖平,用脚稍微踏实,灌足定根水。栽植深度以根颈部与土面相平或略高为宜,嫁接口不能埋入土中。
4、栽植密度
一般栽植密度与栽培架式密切相关,篱架密度为2米×4米,T形架栽植密度为3米×4米,每亩约栽植56株,平顶棚架栽植密度为3米×5米。
四、支架设立
一般在定植后当年冬季即设立支架,分为支柱(水泥柱、木柱、石柱、竹柱和伴生树等)、横梁(水泥柱、木柱、竹类和金属类等)、棚面为铁丝等。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为木材架、钢架、混凝土架和伴生树架等,架式以“Y”型架和“T”型架为主。
五、栽植架式
猕猴桃生产中常用的架式有3种。
(1)篱架:支柱长2.6米,粗度12厘米,入土80厘米,地面净高1.8米。架面上从下至上依次牵拉4道防锈铁丝,第一道铁丝距地面60厘米。每隔8米立一支柱,枝蔓引缚与架面铁丝上。
(2)T形架:在直立支柱的顶部设置一水平横梁,形成T字的小支架。支柱全长2.8米,横梁全长1.5米,横梁上牵引3道高强度防锈铁丝,支柱入土深度80厘米,地上部净高2米,每隔6米设一支柱。
(3)平顶棚架:架高2米,每隔6米设支柱,全园中支柱可呈正方形排列。支柱全长2.8米,入土80厘米。棚架四周的支柱用三角铁或钢筋连接起来,各支柱间用粗细铁丝牵引网格,构成一个平顶棚架。
六、管理技术
1、土壤管理
(1)深翻改土:结合施基肥,以每年或隔年在根系外围深翻挖施肥沟,在树冠内宜浅,待修剪、清园结束时,将施肥沟以外的土壤再深翻20~30厘米。
(2)中耕除草:耕作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春季在树盘附近浅耕,夏季6-8月,结合除草对树盘进行浅耕除草松土,使土壤疏松透气,增强保湿抗旱能力。
2、施肥管理
(1)基肥: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果实采摘后,立即在树盘周围挖深35厘米,宽30厘米的环状沟或沿植株行向开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并加入油饼、磷肥,然后灌水复土。亩施渣肥~公斤,油饼~公斤,磷肥-公斤。
(2)萌芽前追肥:2月下旬-3月上旬,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性肥料,并结合灌水,亩施尿素6~10公斤。
(3)果实膨大期施肥:谢花后一周(5月下旬-6月中旬),每株施复合肥料~克,人畜粪水6~10公斤。
(4)果实生长后期施肥:7月下旬-8月上旬,施速效性磷、钾为主的肥料,要控制氮肥的施用,以免枝稍徒长,每株施磷、钾肥~克。
(5)根外追肥:在盛花期和座果期,用0.3{bf}的 二氢钾或0.2{bf}的尿素液进行根外追肥。
3、水分管理
猕猴桃根系分布浅,不耐旱,也不耐涝;生长需要有较高的空气湿度和保持土壤充足水分。一是春季萌芽前,结合施肥进行灌水,每株25~30公斤,视旱情,灌水2~3次;二是伏旱期间,视旱情灌水2-3次;三是秋雨期,要及时在果园内或植株行间开沟排水。
七、整形修剪
1、整形
整形以单干双臂形又称“一干两蔓”形为主,在主干上接近架面的位置选留2个主蔓分别沿中心铅丝伸长,主蔓的两侧每隔30厘米左右选留一强旺结果母枝与行向成直角固定在架面上,成羽状排列。其次,也可采用篱架水平整形、少主蔓自由扇形、“T”字形小棚架等树形,以轻剪缓放为主,加强生长期的修剪,缓势促花结果。
2、修剪
(1)夏季修剪:一是除萌:即抹除砧木上发出的萌蘖和主干或主蔓基部萌发的徒长枝,除留作预备枝外,其余的一律抹除;二是摘心即座果期,春梢已半木质化时,对徒长性结果枝在第10片叶或最后一个果实以上7~8片叶处摘心;春梢营养枝第15片叶处摘心,如萌发二次梢可留3~4片叶摘心;三是疏枝:即疏除过密、过长而影响果实生长的夏梢和同一叶腋间萌发的两个新梢中的弱枝;四是弯枝:即幼树期对生长过旺的新梢进行曲、扭、拉,控制徒长,并于8月上旬将枝蔓平放,促进花芽分化。
(2)冬季修剪:一是疏枝即:主要疏去生长不充实的徒长枝、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病虫枝、衰弱的短缩枝、无利用价值的萌蘖枝和无更新能力的结果枝;结果母枝上当年生健壮的营养枝是来年良好的结果母枝,视长势和品种特性留8~12个芽短截,弱枝少留芽,强枝多留芽,极旺枝可在第15节位后短截。已结果3年左右的结果母枝,可回缩到结果母枝基部有壮枝、壮芽处,以进行更新。二是结果枝处理:已结果的徒长枝,在结果部位上3~4个芽处短截,长、中果枝可在结果部位上留2-3个芽短截,短果枝一般不剪。留作更新枝的保留5~8个芽短截。
八、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花腐病、炭疽病、蔓枯病、褐斑病、果实软腐病、疫霉病、根朽病和金龟子、透翅蛾、花蕾蛆、吸果夜蛾等,应采取以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强化土壤消*,加强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防治。此外,果实日灼病主要加强树势管理和合理修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