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山里的猕猴,放下那个桃子,让我来

白癜风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26055703496631&wfr=spider&for=pc

相传二千多年以前,*山生长着一种野果,*山的猕猴喜欢采食这种野果,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来*山考察时,对猕猴桃进行了研究,他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所以人们就叫它为“猕猴桃”。

不过,徽州百姓,却习惯把猕猴桃称之为“洋桃”,难道是认为它外形象马铃,是外国人爱吃的酸而甜的水果吗?难道外国人喜欢吃的就叫杨桃吗?非也,其实猕猴桃是真正的徽州土特产品。

猕猴桃不光是徽州土特产,其实这种植物也是世界公认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植物,换一句话说,全世界的猕猴桃都是中国猕猴桃的亲戚,所以,猕猴桃绝对不是什么“洋桃”。

《安徽志》云:“猕猴桃,黟县出,一名阳桃。”李时珍解“羊桃”云,叶大如掌,上绿下白,有毛,似苎麻而团。

所以推断徽州叫猕猴桃为“洋桃”原因有二,其一是猕猴桃对阳光敏感,叫“阳桃”;其二是猕猴桃有像山羊一样的细毛,故叫“羊桃”。

猕猴桃是一种藤本植物,攀缠在各种树木上,肥大的叶子,带刺的藤茎,结满一串串果实,毛茸茸的,实在逗人喜爱。

猕猴桃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磷、钾、钙、铁、镁等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的含量,比柑桔、苹果、梨子都高。

由于猕猴桃具有特殊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因此身价日高,新西兰于一九O六年从我国引进猕猴桃栽培。此后,美、日、法、英、意等国家相继引种种,国外称之为“中华猕猴桃”,已成为国际商品了。

在以前长途旅行,如乘大轮出海,一定要带足猕猴桃,因为带上它就不用担心吃不到鲜蔬菜而缺乏多种营养了。

徽州歙县山区到处都有猕猴桃生长,现在,猕猴桃己经成为栽培品种,成为很多乡镇的致富果了,有的在地方还把它作为绿植养殖,房前屋后种下几棵,在炎炎夏日的时候,绿叶缀满棚架,等于搭了一个天然凉棚,既能乘凉,又有鲜果可食,还能美化环境,真富有唐代诗人岑参诗句“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的意境。”

猕猴桃的一身都是宝。种子可制油,花可作香精,根可入药,藤叶是制印染胶的好原料之一。猕猴桃的果肉除鲜食外,还可制酒、制果酱、罐头、糕点等。

歙县岩寺酒厂于一九七九年利用野生猕猴桃,用传统的方法制成的“*山猕猴桃酒”,畅销城乡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这种佐餐酒除营养丰富外还具有多种医疗作用,能滋补强身,清热利尿,并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现在很多地方还有采摘野生猕猴桃泡酒的习惯。

不过我小时候对猕猴桃可一点好感都没有。听说那玩意是叫“洋桃”,偷偷摘了一个,猴急的在衣服角蹭掉细毛,咔哧一口,那嫩绿的果汁抵着牙尖,顺着齿缝,滴答滴答的从下嘴唇流到还没有来的拿开的手上,我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激动地留下了眼泪,不知道是高兴地还是难受的,因为有一种牙齿找不到嘴巴的感觉,那酸爽,使得我在以后选择猕猴桃的时候,留下了后遗症——总是要使劲捏猕猴桃,不出水的都不敢买,惹的卖桃的店家嘻骂:“你这人,捏过了一定要买,这手印都在上面。”

后来才知道,吃山上的野生猕猴桃,可不能和猴子一样“猴急猴急”的,要先采摘下来,用布包裹起来,放在阴凉处捂起来,要等几天才能吃,难怪大人们吃的猕猴桃如此香甜。

我不喜欢猕猴桃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经常挡我去路。

那时候,自己上山干活,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要被父母“顺带”背上一捆柴火回家,其它地方还好,偏偏到了这猕猴桃的地盘,调皮的很,如同那烦人的猴子一样,经常拉住我的柴火,弄的我进退不得,配合那大树下阴凉的氛围,吓得哇哇大叫。

现在的老家,山中人少了,猕猴桃多了,它们变得大胆了,竟然长到了大路边上,偶尔回家的时候,看着这毛毛的“洋桃”,仿佛看见了大树下那个留着口水的孩子!

猕猴,放下那个桃子,让我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erlezx.com/afhgx/322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