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

猕猴桃属猕猴桃科,是一种野生的大藤本植物,原产中国,别名阳桃、藤梨、羊桃等。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有“果中珍品”之称,对防治心脏病、高血压、癌症和脑血管病等有一定的效果。猕猴桃已成为山区农村用于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树种。

猕猴桃的栽培技术园地选择

猕猴桃喜温暖、湿润、光、肥,忌旱涝、强风、霜冻。猕猴桃宜种植在山区光照充足、接近水源、交通便利、雨量适中、湿度稍大地带,亦宜种植在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浅山丘陵、背风下坡、沟谷两旁或林缘空地。确定种植场地后,应先规划道路、排灌系统以及肥料管理房等,再规划种植地通气暗沟。

定植

土壤准备定植前要先作土壤准备,包括平整土地,开沟作畦,挖定植沟或穴,施底肥等。土壤团粒结构较差的地块,宜先深翻,经过冬季冻融风化,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平地结合挖排灌沟渠,做到深沟高畦,降低地下水位;山丘地则以定植点为中心挖穴,不必采取全垦的方式,最好留遮荫树或生草带。挖掘时,应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并清除石块、草根等杂物,定植穴或沟必须大,一般挖成1米见方,切忌上大下小的锅底形。填穴时,先将表土回填,并混合农家肥料,如果土壤酸性强,可施用石灰,然后压填底土。

栽植时间猕猴桃从晚秋落叶休眠至第二年伤流前均可种植。秋栽的好处在于根系能够愈伤,翌年提早发新根,地上部萌芽也早。但是,如土壤结构不良,有时可在冬前挖好栽植穴,经过冬季冻融风化后春栽,这样也可以有充裕时间进行园地建设和有机肥料的准备。

栽植密度猕猴桃定植的株行距应视土壤情况、肥水条件、架式、品种特性而定,例如,土壤瘠薄的山地,中华猕猴桃是适宜品种。如为T字形架可密些;土壤肥沃,生长势强的品种,大棚架可稀些。栽植距离一般T形棚架可选株距行距4米*3米,大棚架可选株行距4米*4米。

栽植方法按照既定距离,将苗木根系整理舒展,修剪部分主侧根,扶正苗木,培上细土,轻轻振动苗木,促使土壤落入根群内的空隙中,并将土壤踏实,最后培土高出地面15-20厘米。定植切忌过深,以嫁接口露出地面为宜,并浇透水,留3-5个饱满芽,定干。整套栽苗技术可以归纳几句话:深挖浅栽,表心土分开,土肥混合,根系舒展,层层踏实,浇透水。

雌雄株配置猕猴桃系雌雄异株,栽植时必须配置一定比例花期相吻合的雄株作为授粉树。例如:主栽品种为红阳猕猴桃,则可将中华猕猴桃树做授粉树。一般是雌株:雄株为8:1,在丘陵山地可以提高到6:1。此外,若留有遮荫树,雄株可以引几个支蔓上树。

栽后管理春季展叶后,应检查成活情况,如果发现有死亡现象,要找出原因,及时补种。补种苗要求品种、规格与定植的一致,以保证全苗,长势整齐,才能获得结果的群体优势。因此,一般要求种植时多种几株苗。幼苗成活后要薄肥勤施,施肥与灌水相结合,以氮肥为主,一般施用腐熟人、畜粪尿,忌施浓肥、生粪,以免烧苗。展叶后,选择1个壮梢培养主干,抹去下部芽,同时要立支柱,及时绑蔓,以免风吹折断,倒下绕蔓。

田间管理

深翻与覆盖猕猴桃根浅,而深翻有利于根系下扎和扩展,从而提高其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深翻通常与秋施基肥结合,一般在果实采收后进行。翻土深度一般以60-80厘米为好。穴栽树可采取逐年扩穴的方法,直到植株间土壤全部深翻为止。深翻要避免伤根,翻后即灌水,以促进根系的恢复。猕猴桃由野生变成栽培,夏季高温干旱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而覆盖则能有效地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土温,改善根际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减轻高温干旱的危害。覆盖应在夏季高温来临前完成,秸秆、锯末、糠壳、绿肥和杂草等均可作为覆盖材料。覆盖方法有3种:树盘覆盖、种植带覆盖和全园覆盖。其中以种植带覆盖为最常用,覆盖厚度约25厘米。

肥水管理猕猴桃年生长期颇长,枝叶量大,挂果时间亦长,因此需肥量较大。在一般情况下,幼树每株施氮80克,成年树每株施氮克、磷克、钾克、镁7克。施肥时期依气候和物候期而定,一般全年施3,次:10-11月采收后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厩肥、堆肥、饼肥等,施用量不少于全年施肥量的60%,施肥采用株行间沟施或穴施等方式。2-3,月施春季萌芽肥。占全年施肥量的15%左右,以速效肥为主,普通用稀薄人粪尿加点氮素化肥。6月上、中旬施壮果促梢肥。占全年施肥量的25%左右,仍以速效肥为主。如树势弱或结果量多时,可在采前再追施1-2次速效薄肥。猕猴桃性喜湿润而又怕涝,对水分要求比较苛刻。在梅雨季或雨水过多时,要及时清沟排水,至少要求在土层深度0.8米以内无积水现象。在高温干旱季节,除采取地面覆盖保湿外,还需密切注意旱情,旱情严重时应及时灌水。

整形修剪

整形为适应目前水平大棚架或“T”字型小棚架的架式,猕猴桃宜采用“X”字型或“一”字型整形。“一”字型整形的方法是:选1条生长强壮的新梢(也可2条,其中1条备用),引缚于植株旁所立的临时小竹竿上,使它笔直向上生长(培养为主干),直至上架。上架后,引缚在架的中央1道铁丝上,以此作为第1主蔓。以后从转弯处发生的副梢中选留1条生长强壮的作为第2主蔓,使其生长方向与第1主蔓相反,从而在架面上形成一个“一”字型的骨架。翌年,在每个主蔓上各培养4个副主蔓,进而再在每个副主蔓上培养2-3,个侧蔓。对于生长势比较中庸的中华猕猴桃来说,侧蔓往往就是结果母枝,次年即可由其上抽生结果枝。当侧蔓的长度超过架面宽度时,可任其下垂,只要与地面能保持50厘米左右的距离即可。“X”字型整形方法与“一”字型整形法基本相同,只是在形成“一”字型后,在每个主蔓上再各诱发1个强壮的副梢也作为主蔓,从而在架面上形成4个主蔓的“X”字型的骨架,以后在主蔓上各培养若干副主蔓、侧蔓,在侧蔓上培养结果母枝。经4-5年,枝蔓可布满架面。

抹芽培干春季温度回升,定植的猕猴桃苗萌芽,并很快进入旺盛生长期,此时要注意抹芽以培养主干。一般在定干剪口下方的1-2个芽生长较旺盛,可在其中选择1个生长较健壮的芽作为培养主干的对象,使其继续生长,其余全部抹除,并在苗木旁边插一小竹竿,用小绳子把幼苗绑靠在竹竿上,使竹竿支撑幼苗向上生长。但要注意防止主干缠绕小竹竿生长。小苗一旦缠绕在竹竿上,往往长势减弱,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就不能达到培育主干的目的。有些植株的春梢生长细弱,不能培养成为主干。对于这些植株,在夏梢抽生之前再做一次短截,方法是对这些植株距离地面30厘米左右的部位全部剪断,让植株接口部位上方的芽萌发夏梢。一般夏梢较健壮,可按春梢的培养方法把其培养为主干。在整个生长季节,苗木基部不断萌发新梢,应注意随时抹除。

培养主蔓和结果母枝幼苗种植后,如果管理得较好,主干很快长至棚架顶,这时需要及时培养主蔓。无论是棚架或篱架,当主干长高至平于支架线或低于支架线10厘米左右时,将主干短截。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主干短截后,剪口下的芽大多数都能萌发,要及时抹芽,只留靠剪口处2个芽,让其充分生长发育成主蔓。当主蔓延伸生长超过两株间的支柱20厘米时,进行打顶,使其停止延伸生长,促其抽发新梢,对这些新梢每隔20厘米左右留1条培养成为结果母枝。无论是主干短截后或主蔓打顶后,苗木基部均抽发许多萌蘖,要及时抹除,以免消耗大量养分,影响主干或主蔓生长。如果采取的措施得当,种植1年即可以培养成良好的树冠骨架,为以后的生长和开花结果打下基础。

修剪猕猴桃修剪的目的是在整形的基础上建立和保持生长枝和结果枝的合理结构,使得植株生长和结果之间平衡,达到高产稳产、果实优质的目的。如果不修剪,让其自然生长,会造成枝蔓密集紊乱,果园内太荫蔽,通风透光不好,结果少,果实品质差劣,大小年明显。因此,猕猴桃必须通过修剪以去除一些枯枝、衰弱枝、徒长枝、密生枝和病虫枝,调节好结果母枝的适宜密度。修剪分为生长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即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不同架式要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

病虫害防治

防治猕猴桃病虫害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助,加强肥水管理为基础,适期用药挑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花腐病主要为害花和幼果。首先使花瓣变褐腐烂,似烫伤状。干枯的花瓣挂在幼果上不脱落,病菌从花瓣扩展到幼果上,引起幼果变褐萎缩,病果易脱落。花期温度偏低,遇雨或园内湿度大,此病发生较重。防治方法:可在5月中下旬用30% 茶醌,20%福美钛可湿性粉剂-倍液防治。

炭疽病为害叶子形成长形叶斑,有的病班中间破裂成孔,叶缘略向叶背面卷缩,潮湿多雨时叶腐烂,脱落。茎杆受侵害后,开始形成淡褐色小点,病斑周围成褐色,中间长有小黑点,后期扩大成椭圆形。果实受害后,呈现水渍状,病斑圆形、褐色,最后腐烂。雨水多、湿度大时该病易发生。防治方法:可在开春萌发时喷洒倍代森锌、多菌灵或倍托布津。每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和扩展。

蔓枯病主要为害2年生以上的枝蔓,当年新生的枝蔓不发病。病斑多在剪锯口、嫁接口和枝蔓杈丫处发生。病部初为红褐色,渐变为暗褐色,形状不规则,组织腐烂;后期病部稍下陷,表面散生黑色小粒点,潮湿时从小粒点内溢出乳白色卷丝状的分生孢子角。病斑四周不断扩展,当环绕枝蔓1周时,即致使上部死亡。此病为猕猴桃主要病害之一,有的果园发病率高达80%,造成大量枝梢死亡,甚至造成整枝或整株死亡。猕猴桃抽梢期和开花期出现发病高峰。枝蔓普遍带菌,发病与树势有关。品种间以中华猕猴桃最易感病,伤口是诱发病害的主导因素,冻害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人工接种病菌还能侵染山楂和葡萄的枝、蔓。防治方法:预防冻害。早春发芽前和采收后对树体喷布或涂刷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倍液,铲除潜伏病菌。抽梢

前以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倍液加2%平平加涂刷病斑,每周1次,连涂3次,并同时涂刷伤口。

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的正面初呈褪绿小点,后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叶的背面病斑处生有浓密的墨绿色霉层,最后整张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可在开花后到7月份,喷倍代森锌,倍托布津2-3次。

果实软腐病这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果实。受害果实出现局部反常软化,其中心处为乳白色,周围*绿色,最外围形成浓绿色细环状边缘,构成直径1-2厘米的圆形软腐部。一般在高温多雨季节侵入果实,而到采收以后就显露出来。防治方法:可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上旬、9月上

旬喷0倍托布津或倍苯菌灵防治,也可在6月上旬时喷药后即行套袋。

金龟子系杂食性害虫,为害嫩叶、嫩芽,在山地果园普遍受害较严重。成虫上树为害期可喷洒溴氰菊酯或速灭杀丁-0倍液;另外,其成虫趋光性较强,可用黑光灯或普通灯光诱杀。

透翅蛾幼虫蛀食枝蔓内部造成为害。10月间以老熟幼虫在粗枝内越冬,翌年4-5月化蛹,5-6月羽化飞出。卵单粒产于当年生枝条叶腋或嫩梢上,幼虫孵化后,多从叶柄基部蛀入嫩梢中的髓部向下蛀食,形成长形孔道,被害处上方枝条折断枯死。嫩枝食空后,幼虫向下转移到老枝中继续食害,被害老枝常膨大如瘤状。可结合冬剪,剪去被害枝条。5-7月间一旦发生有虫粪或枯萎枝条,应及时从下方剪去,并将其烧毁。

花蕾蛆它是一种很细小的虫,主要为害花部,在花蕾期钻入里面,引起落蕾、落花。一般采用40%氧化乐果或50%杀螟松0倍液,2.5敌杀死倍液,20%速灭杀丁-倍液,20%杀灭菊酯-倍液喷布,在4月中旬和5月上中旬各喷1次可以预防此虫。

吸果夜蛾在果实糖分开始增加的9月份,在夜间出来为害果实,吸取果汁,引起果实局部软化,最后落果;也有的果实在受害部形成一个硬块,影响商品性。目前采用套袋8月下旬必须套好防治,也可采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还可采用灭扫利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从8月下旬开始,一直到采收结束。

5适期采收

适期采收是保证猕猴桃果实优质耐贮的重要措施,猕猴桃果实采收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风味。依照果实发育期,采收适期要求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7%,而需要长期贮藏的果实则要求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7%~10%。早采,风味欠佳。猕猴桃采收宜在无风晴天进行,以10:00前气温未升高时为佳。忌在雨天、雨后以及露水未干的早晨采收。轻采、轻放,小心装运,避免碰伤、堆压、拉伤果蒂、擦破果皮,随采随分级并包装入库。可将柔软材料放在盛桃的箱、篓等容器底部作衬垫,以免猕猴桃损伤。初采果实坚硬,味涩,须经7~10d后熟软化方可食用。后熟的果实不宜存放,需及时出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erlezx.com/afhpz/10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