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穆阳古镇雄踞于穆阳溪畔,任凭岁月更迭,沧海桑田,繁华不逝。
穆阳,座落于闽东巍巍群山之间,系闽东北与浙南交往的必经之道,悠悠穆水蜿蜒而过,在此孕育出一隅繁华。穆阳镇所在的穆阳溪流域是闽东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周朝即为七闽之地,春秋、秦、汉、隋、唐皆为州府地属。在隋朝开皇年间,*姓从建宁迁入苏堤开垦定居;之后兰陵缪氏几经辗转亦落籍于此,繁衍成地方大族,故得名“穆(缪)洋”。
摄影:林光儿
说来,穆阳算是我的第二故乡,留有我无数的生活印记与美好时光,即使在离去多年之后,仍让我常常怀念。
摄影:张永艳
穆阳古镇在穆水畔屹立千年,水土肥沃物产富饶,凭地理之便而成为闽东商贸重镇,自古就人杰地灵文风鼎盛,文化艺术积淀深厚。
登狮子岩而俯瞰,古镇巷陌纵横,青砖灰瓦,画栋飞檐千万落,巍然耸立的*氏、缪氏、林氏、王氏、罗氏、袁氏宗祠彩旗飘荡,昭示着历史的辉煌。在典型的闽东地方建筑之间,还分布着诸多巍然庄严的寺庙,也不乏有着天主教堂和罗洒修院之类的西式建筑。
此外,穆阳三宝:线面、纸伞和蜜桃,更是获得赞誉无数而闻名于外。
摄影:张永艳
别去经年,“福安好穆阳”的美誉愈来愈盛,我不免时常担心它已经变成一座商业气息浓重的旅游古镇。但多年后再顾穆阳,却发现我的担心多余了,这里岁月静好,故人依旧。
——章筠妍
摄影:张永艳
穆阳溪发源于鹫峰山脉北端,由*和流经周宁再入福安,经穆阳、康厝等地,于赛岐镇上游不远处汇入赛江。近年,新建设的穆阳溪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全长11公里,起于穆阳镇苏堤桥,止于康厝乡梧溪村。沿穆阳溪铺设园路和步道蜿蜒18里,沿途重塑了3个江心洲,修复1个古码头、7个古渡口与10个沿河洗衣台,再现了“清新穆阳溪、醉美桃花源”的美景。
摄影:林光儿
清晨,古镇还沉浸在静谧之中,沿河边步道姗姗而行,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衬着穆阳溪的潺潺流水,过往思绪沿脑海浮现,亲切而淳朴。
上下天光一镜浮,水轮碾破一天秋。今来古往事悠悠,月自升沉水自流。
——宋.缪烈
摄影:林光儿
穆水粼粼清冽见底,灌溉了两岸田地,滋养了这一方父老。这里曾是古镇居民打水、淘米、洗菜之地,直至如今,还时常有居民来溪畔洗衣洗菜,为穆阳添上了几分古镇的烟火气息。
摄影:林光儿
沿溪漫步,从穆阳溪码头由南向北穿过前街,便到历史悠久的石马兜,继续前行可径至印坪街,穆阳镇的古民居大多集中在沿途左右。
摄影:林光儿
石马兜,又唤作雨巷,极富江南的意境。雨巷因穆阳纸伞而闻名,也随处可见一把把精美的纸伞。进入雨巷,无论是艳阳当空还是烟雨迷蒙,似乎要撑上一把纸伞,才算得是来穆阳游玩的正确打开方式。
而我,素来热忱于传统文化,既然回到了穆阳,更喜欢着一身旗袍,随手执一柄心水的纸伞,闲庭信步在古镇漫行。
呼吸着穆阳溪清凉的空气,轻柔的时光似乎安抚住了躁动的灵*。不自禁的想慢下来,让自己的步履再从容一些,为的只是能在古镇里多停留一时半会儿。
摄影:文娟
藏在小镇深处的庭院,仿佛有着一股宁静的力量,从都市赶来的人们,怀揣着繁华世界里的纠结,最终在这里释怀。我驻足端详着墙壁上的“福”字,思索着我所追求的“福”,应是如何一番模样?
在穆阳,“福”似乎意味着闲暇并从容简单的生活。青石板砖铺成的道路,行人踩着不紧不慢的步子。门口休憩的人们,轻松惬意的用方言聊着家长里短,享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闲适生活。我感受着这座淳朴古镇的悠闲,恍若置身于桃花源中的时光静好。
摄影:林光儿
在古镇里穿街走巷,或推开一扇虚掩的木门,时时可邂逅许久不见的熟人。打声招呼,来自故人的嘘寒问暖,感觉还是那么熟稔,好像我从不曾离开一般。
摄影:林光儿
穿行在穆阳的街头巷尾,不仅会有与故人重逢的惊喜,更有着处处感受到历史文化传承的喜悦。街角拉着二胡的乐友,第一眼就似曾相识,合着琴声,也不由得想轻唱一曲。
摄影:林光儿
“穆阳有三宝:水蜜桃、线面、油纸伞。”其中水蜜桃最早种植在葛兰坂,迄今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葛兰坂是个江心洲,往昔横舟渡水才可抵达,如今有水泥汀步道连接这座桃花岛,进而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
葛兰坂约亩,是穆阳溪最大的江心洲,建有多平方米的桃花广场和游船码头,并有3个汀步道分别通往穆阳村、苏堤村和康厝畲族乡苏坂村。每年的阳春三月,桃花盛放,虎头村都会举办桃花节,此时的桃花岛,总会吸引来无数游客。
摄影:文娟
桃花远远望过去就好似一片粉红的海洋。在畲族风情建筑的陪衬下,粉嫩的颜色看上去那么干净、素雅,让人欣喜,让人爱怜。进入桃花林深处,桃花树下,流水溪畔,飘落的桃花,逐水而流,碧浅深红桃花染香衣袖。
摄影:文娟
若你七月前来,穆阳溪畔正是蜜桃飘香的时节。穆阳溪两岸为穆水携泥沙冲积而成,所种植生长的水蜜桃皮薄肉厚、汁甜如蜜、香气扑鼻,因而闻名四方。
近几年,穆阳水蜜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由虎头村向临近村镇大面积发展,产销旺盛。而紧邻桃花岛的苏堤村,除了盛产水蜜桃,更是著名的苏堤线面产地。
摄影:林光儿
穆阳有三宝,线面一宝在苏堤。苏堤人除了种水蜜桃,还有半数人是做线面的,晒面场往往便紧邻着桃花林,呈现出半村粉红半村雪的水粉画境。
摄影:林光儿
信步苏堤村中,随处可见制面人娴熟的拉面身影,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尽是面场,巷弄之中,屋墙之上,悬挂晾晒着的皆是长长的线面,千丝万缕,仿佛置身于浣纱世界。
摄影:文娟
苏堤线面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由民间艺人精选优质面粉,经发、捶、挤、搓、拉等九道工序纯手工精作而成。
摄影:文娟
穆阳的线面手艺传承得很好,穆阳线面拉开可长达数米,悬挂于阳光下晾晒而不断裂,让人心生好奇,仔细触摸端详,线面细如发丝亦柔韧有余。
摄影:文娟
来到苏堤,我难免好奇,也上阵体验了一把。看着制面人拉面如行云流水,轻松娴熟,自己尝试,方知各中技巧与艰辛。
摄影:林光儿
摄影:林光儿
福安线面是闽东公认的名产,其中质地最上乘当属穆阳线面,而穆阳线面又以苏堤为首。线面色泽洁白,线条细匀,质地柔润,煮食落汤不糊、莹晶如玉且营养丰富。
摄影:林光儿
穆阳的美食自不只是线面,还有极富穆阳当地特色的拌面、扁肉,穆阳烤肉等,如果你有机会来到穆阳,一定要记得趁机饕餮一餐,必会让你回味良久。
穆阳物产丰饶,除却穆阳三宝,还有柑、桔、李、奈,溪塔的葡萄也是名噪一时。
摄影:林光儿
溪塔葡萄沟号称全国三大葡萄沟之一,系畲民沿秀溪、詹溪两岸种植野生刺葡萄而形成,种植历史悠长,据说最大的一株葡萄已有多年。刺葡萄果实含酸低、风味甜、香气重,口感不逊于新疆吐鲁番的葡萄。
溪塔葡萄沟绿荫环绕,流水潺潺,景色怡人。在盛夏时分躲在葡萄藤下避暑,头上硕果累累,脚下踩着清冽的溪水,抛却都市喧嚣,远离车水马龙纸醉金迷之繁华,让人好不快活。
穆阳还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迷人的畲家风情。如果来到穆阳,行程允许的话,你不妨前去玉林,那里的木廊桥或许能圆你一个廊桥遗梦。
撑一把纸伞,踩踏着记忆深处的青石板路,一路便可寻见美食美景,灼灼的暖阳桃花,寂静的小巷人家——这是否是你所追寻的世外桃源?
仰止亭前,我心中不禁生出一念:但求宁德福安,惟愿四季穆阳!
摄影:林光儿
转自:两岸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