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选自《诗经·桧风》——《隰有苌楚》
写的是诗人对长在低湿地上的苌楚自由自在无所牵挂的羡慕。苌楚,其实就是现今猕猴桃的原始品种。只是那时它的果实细小,不太被人采食。诗人写其枝蔓、花朵和果实的“猗傩[nuó]”(婀娜),还是着眼在植株的外在美。至今在河南省很多地方,野生的猕猴桃仍然被称为羊桃。猕猴桃喜阴,怕晒不好栽培,仅限于山野。它和千里驰驿以进,供杨贵妃啖食的荔枝,不可同日而语;和西域进贡的葡萄也有天壤之别。总之,猕猴桃或许只有野老偶一啖之,它的确不是上流社会的果品。再者,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食物的首要功用是填饱肚子。所谓果腹,水果是没办法成为食物的主力的。中国更早进入农耕社会,农园和菜园的产出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西汉时的贾谊认为,种粮食才是真正的农业生产,它比做任何事情都重要,种水果,甚至是种菜都是不务正业的。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果的发展。猕猴桃缘何而来?有的说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复毛,貌似猕猴而得名。刚果丛林近几年发现一种新物种猴,叫猕猴桃猴。我觉得,它吃的猕猴桃,应该比猕猴要多。猕猴桃猴秦王嬴*秦始皇完成了他一统天下和建造长城的伟业,便开始憧憬不老不死。相传山东人徐福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甚高。因为住在沿海地区的原因,他经常听说东边的大海中有蓬莱仙岛。岛上有“不死之药”,他愿意为秦王去取。宋緙丝仙山楼阁25.5x40.8cm第一次东渡徐福并没有带回长生之药,他告诉始皇,东方的确有神药,但是神仙要三千童男童女,各种人间礼物。秦始皇全盘答应,助他再次东渡。结果,徐福一去不复返。据说徐福在日本繁衍生息、安居乐业,成为了日本人的先祖,甚至他极有可能就是日本的初代天皇。日本“徐福会”理事重村定先生说,事实上徐福找到了一种稀有植物,就出产在他的故乡祝岛。祝岛地处濑户内海,在九州、本州、四国三岛环绕之间,人烟稀少。在它的深谷腹地有一种神奇的植物果实,俗名“窠窠”,日本古书中名为“千岁”,大小如核桃,汁浓,味甘,据说食用可保千年不死,闻一闻也可以增寿三年三月。日本植物学之父牧野富太郎19世纪末,日本植物学之父牧野富太郎曾经慕名前往,经过艰苦工作,采到了“千岁”的标本,并欣喜若狂地给友人写信“这是我最弥足珍贵的发现,它的价值无法形容”。其实在日本称之“千岁”的藤状灌木,以根和果实入药。具调中理气、生津润燥、解热除烦、活血消肿之功效。果肉绿色,果皮软而带毛,在中国就叫:“野生猕猴桃”。在祝岛民间,还有用这种植物的枝条制作手杖的习惯,称为蓬莱杖。祝岛港附近的照满寺,寺院主持西寺和登在30年前种下了葛枣猕猴桃树苗,其果实的个头很小,1.5厘米到3厘米,果肉颜色鲜艳,口感香甜清爽。如此兴师动众,找到的长生不老之药,竟是秦始皇家乡漫山遍野的野果猕猴桃?徐福不敢回朝复命,当在情理之中。秦王最终没见过“千岁”,也不知蓬莱杖。19世纪日本画家月冈芳年浮世绘《猫鼠合战》中描绘了猫鼠对战的场景:一群老鼠用一种日语叫“木天蓼”的枝条香气去迷惑猫,而得以享受到了白米饭。浮世绘
猫鼠合战月冈芳年绘这个日语的木天蓼,中国辽宁人叫葛枣子,也是一种猕猴桃科植物。木天蓼月冈芳年画的,并不是传说。今天日本人的宠物猫玩具成分中,依旧含有木天蓼的成分。当猫咪“遭遇”一根木天蓼树枝,它们会产生愉悦的反应,这些反应从轻到重可以表现为对树枝表现出兴趣(走近、观察)、舔舐树枝、流口水、裂唇嗅、用脸部磨蹭树枝、用背部磨蹭地板、扭来扭去和打滚;进入忘我的状态;甚至是睡着。科学家推测,猫会潜伏在野外觅食,容易被蚊叮,闻一闻,有驱蚊和麻醉的作用。植物猎人查尔斯·马里斯(CharlesMaries)也观察到了这一点,他在年为威廉·罗宾逊的《花园》撰写的文章中说:它在当地被称为猫药。他告诉读者他发现“英格兰的猫也非常喜欢它”。在各个历史阶段,从“苌楚”,“羊桃”、“*桃”、“猴桃”到“中国醋栗”(Chinesegooseberry,再到“美龙瓜”(Mellonette),最后到“奇异果”(Kiwifruit),猕猴桃历经了非常曲折的道路。猕猴桃物种张磊绘当大多数中国人一致把这种果实描述为来自山间野果,认为不太可能进行广泛的刻意种植的时候。漫山遍野的中华野生猕猴桃已经习惯于悄悄的花开花落。中华猕猴桃王浥尘绘事实上,中华猕猴桃不是简单的被欧洲人“发现”,很快就被引种的。在它进入花园和商业之前,至少有6位外国人经过了6次不同的尝试。世界上最大,最多样化的植物和真菌学藏品馆邱园(KewGardens)珍藏着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RobertFortune)送回英国的各种中华猕猴桃标本。年,今天最广泛种植的植物“中华猕猴桃”得以正式描述和命名。《柯蒂斯植物学杂志》(BotanicalMagazine),一本创办于年的插图类杂志,是目前出版时间最为悠久的植物学杂志。在这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杂志中也记录了大量中国植物的采集及培育过程,并绘制了精美的手绘。从这些画作中,我们可以从欧洲传统角度——他者的视角来了解中国植物。年《柯蒂斯植物学杂志》刊登了一张中华猕猴桃的彩色插图年5月,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Wilson)他在中国为Veitch苗圃打猎,在—年间曾先后4次来中国大规模采集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了珙桐、罂粟花、报春花、川木通、绣线菊和双盾木等重要的植物类群,这些植物资源在西方的园艺花卉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
当然,威尔逊也没有错过猕猴桃这类特别的植物。他从宜昌西南部采集了大量羊桃标本,并将其介绍给在宜昌的西方领事、海关人员以及商人、传教士。随后羊桃种子被引入英国,成为英国庭院观赏植物,时称“宜昌枣栗”。一些种子被送回Veitch苗圃开始进入栽培。直到年,论著发表在《柯蒂斯植物学杂志》TheBotanicalMagazine。
皇家园艺学会杂志-
很多人提及世界级、高品质的猕猴桃(奇异果),率先想到的是新西兰奇异果(Kiwifruit),甚至连蒂普基(TePuke)小镇都自称为“世界奇异果之都”。但其实,新西兰奇异果真正的起源是中国!
新西兰蒂普基TePuke小镇年,新西兰旺格鲁伊女子学院的院长伊莎贝尔·弗雷泽(MaryIsabel)来到湖北宜昌探望其在教会任职的妹妹。伊莎贝尔·弗雷泽(前边左四)
年,她将宜昌羊桃种子带回新西兰,把种子分成好几份赠与友人。几经辗转,一份猕猴桃种子来到育种专森手中。在阿利森的多次尝试后,年,猕猴桃在新西兰成功结出了果实。这是中国之外首次培育出作为水果食用的猕猴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三株猕猴桃植株成就了现代猕猴桃产业!目前占世界80%供应量的猕猴桃品种——海沃德,就是这三株美味猕猴桃的后代。虽然在当时,在新西兰种植猕猴桃的早期,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该地区儿童和青少年打架的弹药。而后几十年,在新西兰农学专家们的反复试验下,猕猴桃种植技术逐渐成熟,适宜猕猴桃生长的丰盛湾的蒂普基地区便出现大规模种植基地,但当时的名字还是中国醋果(Chinesegooseberry)。二战期间,这种果实深受美国驻新西兰*人的欢迎,并上市和出口到美国。60年代以前,美味猕猴桃通常会被西方人称为“宜昌醋栗”或者“中国醋栗”,至于猕猴桃的那些常用俗名就更不入流了,羊桃、*桃、猴桃没有一种能让消费者联想到美味和高档。年被美国引进时,感觉“宜昌醋栗”这个名字不是水果的准确代表,就改为美龙瓜(Mellonette),但进口商不高兴,因为甜瓜和浆果吸引了高额关税。出口商杰克·特纳(JackTurner)在年建议使用“奇异果”(Kiwifruit)这个名称,因为这种水果和新西兰的本土鸟类奇异鸟,它们的外观相似——小、棕色和毛茸茸的。自此,猕猴桃成了“奇异果”!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世界范围内,适宜猕猴桃耕种的地方并不多:法国、意大利、希腊为主的欧洲产区;智利产区和新西兰产区。
近年来,国内猕猴桃种植面积突飞猛进。到年,中国的猕猴桃耕种面积达到万亩,占世界猕猴桃耕种面积的70%。主要品种有徐香、翠香、金艳、红阳、华优、海沃德等品牌。每个品种各有千秋,部分红心及*心品种更是受到追捧。
如今,市场上为人熟知的“中国猕猴桃之乡”,有陕西周至县,陕西眉县、浙江遂昌县、江西奉新县、四川苍溪县、河南西峡县、浙江江山市、湖南凤凰县、湖南永顺县、广东和平县、贵州修文县、山东淄博市,共12个。有人做过做过测评,中华猕猴桃和绿心奇异果,*心奇异果在热量,碳水,糖,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方面的对比,差异主要集中在维生素C上。进口的奇异果要优于中华猕猴桃。
从野果到水果,这条路走了千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猕猴桃”和“奇异果”之间的PK,还将继续下去。
文字:阿婆主排版:Demi人生葱葱,如同一碗葱油拌面(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喜欢本推送就请点在看
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