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猕猴桃也将慢慢进入花期,幼果期。这时候疏花疏果的工作也要提上日程了。
猕猴桃是一种座果率很高的水果,正常气候及授粉条件下,几乎没有生理落果的现象。如果结果过多,则消耗养分,果实单果重降低,进而导致品质和商品率降低。同时也会出现大小年结果的现象。因此在每年都要在猕猴桃处于幼果期进行疏果,以提高产出猕猴桃的商品果率。但在每年猕猴桃种植生产中,我常看到一些果农们为追求产量,对猕猴桃采取少疏果,甚至不疏果的办法。
很多人是抱着收一年算一年,不知来年还是啥样,本来1株健壮树根据树冠、叶片数量,株产30公斤左右就可以了,而硬让1株产50-70公斤或更多,也就是超负荷,营养跟不上。很难形成花芽,产生一年多一年少,大小年严重。
这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做法虽然可以增加当年的收益,然而把目光放长远来看,这么做其实是很不划算的,因为这样会严重降低来年果树的产量。
猕猴桃很好吃,每年国内市场的需求量都很大,而目前它的种植规模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持续保持在高位,今后十年内这种行情都不会有大变化,也就说只要你有产量,就会有很好的效益,所以根本没必要为了一年的产量而放弃以后的产量。
为什么不合理疏果会导致来年猕猴桃树产量大幅下降呢?疏果量不足,留果量过多,树体负载过多过重,营养供给失调,使树体生理机能紊乱,根系萎缩,根冠失衡,呈现生长障碍,表现早衰甚至死亡。生产上主要表现在初果树过早挂果,而且超量挂果,往往这个环节最易忽视;再者成龄树超载现象普遍,一般情况,能做到合理负载者比例较低,特别在一些高效中华系品种上表现突出,如红阳猕猴桃。
规避办法:加强规范化技术学习;端正农业是长效生产周期认识;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拒绝掠夺式生产;杜绝“卫星”产量;树立稳产就是高产理念;提高人性化管理意识,追求优质商品产量。
Q
猕猴桃疏果原则
A
对猕猴桃而言,1个结果枝中,其中部的果实最大,品质最好,先端次之,基部最差;1个花序中,中心花坐果后果实发育最好,两侧的较差。所以,采取壮枝适当多留果,弱树弱枝少留果或不留果的原则。建议2、3、4留果法,即疏除病虫果、小果、畸形果、疤痕果,壮枝留4个果,中庸枝留3个果,较弱枝留2个果,极弱枝不留果。
Q
留果标准
A
1、依树龄确定留果标准
(1)3年生初果期树留果标准
3年生初挂果树,中等肥力条件,每公顷产量一般为—kg,株产量2.5—5kg。按照生产经验,株留果量(两次疏果后定果)20—35个。若土壤条件、树势基础和管理水平较高,平均单产可上浮20%,若树势较弱,平均单产应最低下调20%。
(2)4年生树留果标准
一般中等管理水平,每公顷产量一般为—kg,株产量10—15kg。株留果量60—90个。
(3)5年生及5年以上盛果树留果标准
每公顷产量一般为—3kg,株产量20—40kg。株留果量—个。
2、依栽培密度确定留果标准
依3米*2米行株距为例,雌雄比(7—8):1,每公顷雌株按照株计算,3年生平均每公顷产量为kg,单株产量即为3kg;4年生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1kg,单株产量即为7.5kg;5年以上盛果树平均每公顷产量为kg,单株产量为20kg。同理,4米*3米或3米*3米行距依不同树龄、每公顷雌株数,按照每公顷产量平均额定产量,可求出单株果载量。
3、按叶果比确定留果标准
开花后期到末期。标准为叶:果=(4-6):1,以短果枝结果的品种为4:1,中果枝结果的品种为5:1,长果枝结果的品种为6:1,可保证果实品质。猕猴桃的大多数品种在叶果比小于(4-5):1时,即出现果实单果重小、果实品质下降、来年产量下降等问题,所以在留果时要注意同枝蔓或附近能提供营养的叶面积,不要摘心过重。对过密的短果枝进行修剪,一般保留每个结果枝的枝距为30cm,经过疏果,使8-9月叶果比达到4:1,另外使架下面透光率达到花荫状态,才能产出优质果和精品果。
4、按经验确定留果标准
开花后期到末期进行。标准为:健壮果枝留5—6个,中等果枝留3—4个,弱枝蔓留1—2个。
考虑风害、病虫害等自然因素对个栽植密度树体生长影响,在树体果栽量允许的范围内,稀植园单株预留蕾果数可高出定果标准的30%;密植园单株预留蕾果数可高出定果标准的20%,但在定果后,务必遵循各不同密度单株规定留果量及株、产标准。
文章来源:中欧直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