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召仁烟村太阳庙正会掠影

点击上方↑"周至生活圈"免费订阅本刊

今天正月初九,是马召仁烟村太阳庙正会的日子,大家随小编的镜头一起去看看~。

进村的牌楼虽简单点,但很大气~

卖香火的老奶奶,很慈祥有么有?

太阳庙坐落在村东南角,人们敬畏神灵,期盼保佑一方民众,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一组街景图~

仁烟村简介

仁烟村位于骆峪沙河和辛口沙河会聚之处,北距县城约10公里,马召镇西北3公里。9个村民小组,户,人,耕地亩,总面积约亩。

村古已有之,相传周穆王姬满率兵西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得名穆王寨。后因战火,加之沙河泛滥,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称人远村,经后人正名仁烟村。老周佛路是通往蜀道的必经之地,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有杜姓和吴姓等20余家商铺和客栈,生意兴隆。

新中国成立后属马召乡公所管辖,仁烟村设村公所,辖枣村、三家庄;年马召建立乡制,仁烟村始设生产大队,分5个组;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为仁烟村革命委员会;年后,随改革开放*策不断深入,马召建乡,又启用仁烟村生产大队,设8个生产小组;年马召撤乡换镇后,依法成立仁烟村村民委员会,辖9个村民小组至今。

秦岭北麓,浅山性气候,沙质土壤,是桃、李子、猕猴桃的优生区,年经周至猕猴桃试验站干部王育民(仁烟村人)引种“秦美”猕猴桃,于本村第6生产小组11号路(枣林村南北路西,村西南方)西,定植约80亩。为周至地区最早栽植猕猴桃并受益的村庄之一,现拥有猕猴桃亩,五大品种:秦美、海沃德、华优、翠香、*金果等,给全村带来万元收益;年经本村致富带头人魏世高、吴桂民从杨凌引进栽植名优李:黑巨李(黑布朗),伏里红(红布霖)李,现在栽植规模亩,年收益万元。

年开始新农村目标建设。年至年水泥硬化出村路、街道,约15公里。年对村内老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使全村居民都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现装路灯95盏,设垃圾台26台(桶),建成街道排水渠米。村级公共综合服务楼一座约平方米,设施基本齐全。

村老年协会最早由已故李志杰老师于年成立,现拥有老年会员人,是本县最早成立老协的村庄之一。

李姓人口居多,约有余人,共列三个宗族。

热情好客的仁烟村人民欢迎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erlezx.com/afhzp/290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