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什么样子,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遗世独立,原始古朴,自然静谧。
全国各地的“桃花源”
自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它就给足了后人想象的空间,究竟那个宁静隐秘的地方在现实中存在与否直至多年后的此时此刻,我们依然无法定论。而全国各地也涌现出许多《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原型地,有的是风貌几乎完全一致,有的是地名依据相当可考……
湖南常德桃源县桃花源湖南常德桃源县桃花源
地理位置:桃源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西与沅陵县、张家界市的慈利县,永定区交界,东与常德市的临澧县,鼎城区接壤,北枕石门县,南抵益阳市的安化县.
原型依据:“武陵”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管辖十三县,其中的临沅即今常德市城区.唐、五代时期,今桃源地域均为武陵县的一部分.。公元年(宋太祖乾德元年),历代地理志书和文人咏歌中多有认定,特别是在元贞元年(),著名文学家刘禹锡在革新失败后,被贬到任朗州任司马,曾常到桃花源游览,诗人用诗的语言重复了陶渊明在散文中叙述的故事。
重庆酉阳县桃花源
地理位置:酉阳地处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腹地,是重庆幅员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森林覆盖率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县
原型依据:相传在秦朝,有一群咸阳儒生,背负诗书,携妻带子,逃离咸阳,经汉中、剑门关,顺嘉陵江而下,至江州(今重庆),沿长江至枳城(今涪陵),再沿乌江而上来酉阳,从此与世隔绝,不通音信,在此生息繁行,过着“日出躬耕绿野,日落沉醉红霞”的生活,大量的诗书典籍得后人有诗曰:干卷运输秦火后,几人负会山阳。”《酉阳直隶州总志况》载:有秦人,负书煞辗转来酉”、“核其形,与渊明所记桃花源者,毫厘不爽。”年10月,原中共中央*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李鹏亲笔题词“中国酉阳桃花源风景区”。酉阳桃花源景区先后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殊荣。
安徽*山黟县桃花源安徽*山黟县桃花源
地理位置:桃花源长廊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是指黟县漳河流域石山至渔亭10公里段。
原型依据:“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十里桃花渡,须从岱峰游。”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描述出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外桃源而得名。
浏览过这么多虽不同起源,但都让人心驰神往的“桃花源”,感觉其实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或者哪一个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已经不重要了,或许它真的只存在于我们那颗向往落英缤纷、怡然自乐的无忧之心当中,时隐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