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ldquo职业农民rdquo

位于衢江区莲花镇的盛世莲花现代农业园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通过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形成农业规模经营,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开始成长起来。他们以市场为导向,采用良种良法进行现代农业生产,土地产出成倍增长。现在,这里还成了农业观光和采摘游的网红基地。

盛世莲花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9.96平方公里,传统意义上阡陌纵横的田野,已经被一望无际的连栋大棚所覆盖,面积达万平方米。在一批“职业农民”的经营下,“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旧貌换新颜,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园区土地亩均产值普遍达2万余元,效益高的亩均产值可达10万元。原先效益不高的农业,在这里成了富民产业。

红心猕猴桃

走进王招富经营的“二师兄”果园,果皮通红的火龙果很诱人。

“这是红心火龙果,前段时间已经陆续成熟采摘。”王招富介绍,果园总面积亩,其中,红心火龙果和桑椹各种了十来亩,车厘子种了二十来亩,主要用于采摘游。

种植面积最大的是红心猕猴桃,有亩。王招富种的红心猕猴桃,前年曾荣获省农博会金奖。

“水果只要品质好,好吃不怕贵。”王招富说,他的红心猕猴桃,单果重量克以上的论个卖,10元一个;克至克之间的卖60元1公斤。

王招富原先从事餐饮业和生猪饲料经营。年,他回乡在当时还是杂草丛生的这片荒山坡上,流转土地一门心思经营起果园来,从外地高价引进了“红阳”这个红心猕猴桃品种。

“‘红阳’是目前品质最好的红心猕猴桃品种,缺点是太难种了。”王招富说,以前当地也有人小面积引种红心猕猴桃,都没有成功,号称“种不活”。可王招富一种就是连片亩,只能成功不容失败。

猕猴桃是肉质根,如果土壤板结、有机质少、土层薄就种不好,改良土壤很关键。对于土壤改良,王招富说是“不计成本”的。他专门建了个堆肥场,菜籽饼、谷壳等有机质拌和生物菌剂一起堆沤,制成优质有机肥用于土壤改良。

大棚里的“红阳”果实累累。“有这么好的长势,才能承载这么多的猕猴桃果子,亩产可以达到斤。”王招富颇有点自豪。

“二师兄”果园目前年产值约万元。王招富透露,利润保守讲对半是有的。

蓝莓

来到一片连绵的低丘缓坡上,浙江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蓝莓种植基地一览无余。

年,基地主人张熙群怀揣梦想在这里开始新的创业。这连片数百亩的荒地种什么才能出效益?经过充分市场调研、专家论证,他选择了当时南方还少有种植的蓝莓这种小浆果。目前,基地每年蓝莓产量约10万公斤,收入余万元。

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鸿源公司很重视以智能化来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和产出效益。基地里,原先老旧的滴灌系统,已经被更加智能的水肥同灌一体化系统所替代。

基地更高级的“黑科技”,是将目前自然生长条件下蓝莓只能一年产一季升级为一年产两季。蓝莓“一年产两胎”,理论上可将单位产量提升50%至%,并错开上市季节,提高蓝莓的销售价格和产出效益。

在基地里,新建了一处占地1万余平方米的大棚,蓝莓“一年产两胎”的奥秘就在这个大棚里。张熙群娓娓道来:更换品种、无土栽培、人工补光。该工程总投资近万元,新品种蓝莓苗就种在无菌的基质上,由智能化管理系统每天自动施肥12次,每2小时自动施肥一次,每次精确到6滴水。同时,通过全光谱补光设施,在阴雨天和晚上进行人工补光,促进光合作用。“这个项目投资虽大,但投入使用后,田间管理成本可大幅降低。”张熙群说,这个1万余平方米的大棚1个管理人员就足够了。

陈建海家庭农场

衢江区陈建海家庭农场是衢州保障型蔬菜基地。亩基地里,西红柿、苦瓜、葫芦、丝瓜、小冬瓜、甜瓜、西瓜等各种蔬果琳琅满目。基地一年的总收入(包括配送)近万元。

“基地里试种成功的很多蔬果新品种,已在全市甚至全省推广。”农场主人陈建海介绍,早在七八年前,他就与市农科院合作搞新品种试验示范,成功后就在基地里推广种植。

陈建海坦言,他的身份就是“职业农民”。“职业农民”既要关心生产,同时更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erlezx.com/afhzz/96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