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及其余脉所在的区域(包括山脉以及其中的小盆地、丘陵),也可以说是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即湘西、鄂西、渝东南、黔东北等区域。最初,我从来没有刻意考虑到武陵山区自驾游,只是两年前无意间看到龚滩古镇的图文介绍,对重庆酉阳乌江畔的龚滩古镇心念不已。今年儿子放暑假,我们请了公休假全家出去自驾游,第一站就考虑去龚滩古镇,之后围绕周边的景点,才把酉阳桃花源、黔江濯水古镇、恩施大峡谷、湘西芙蓉镇、凤凰古城、铜仁云舍村、亚木沟等计划进去,回到家整理游记时才发现纯粹是一次武陵山区自驾游。
年8月5日(星期一)上午8点半,我们一家三口出发,沿沪昆高速经云南富源、贵州盘州,拐到威板高速过六盘水,又岔到杭瑞高速经贵州毕节、大方、金沙、遵义,直向湄潭,湄潭也是我计划第一晚住宿的地方。去年国庆假期我们带着我父母曾到过一次湄潭,湄潭的山水人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儿子从未到过湄潭,所以第一晚在湄潭住宿,也算是给儿子增长点见识。下午3点半距湄潭30公里处,我们下高速进入遵义市红花岗区下辖的虾子镇,专门去品尝一碗贵州的名小吃-虾子羊肉粉。
这是在网上攻略时推荐指数最高的虾子闵家羊肉粉店。
粉可选择米粉或米皮,当地人称上图的米粉在云南就叫米线,其实我更爱下图的米皮。
遵义虾子羊肉粉的名气早在清代中叶就名扬遐迩。凡来遵义品尝过虾子羊肉粉的人,无不交口称赞。遵义人特别爱吃羊肉粉,尤其在冬季,吃上一碗滚烫的羊肉粉,浑身暖洋洋的。在当地有一种习惯,每逢冬至这天,全城老幼都要吃上一碗羊肉粉,据说这天吃上一碗羊肉粉,整个冬天都不冷。虾子羊肉粉的主要原料是羊肉和米粉,羊肉一般选用当地的矮脚羊,因为这一带山羊肉质细嫩,腥臊味少。其做法是先将羊肉炖好,将米粉在开水锅里烫三次,除去米粉本身的酸味,盛入碗中,在米粉上放在数片薄薄的羊肉片,加入炖过的原味羊汤,浇上鲜红的辣椒油、蒜苗、香葱、芫荽等,这样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十分诱人的虾子羊肉粉摆在你的面前。说真心话,确实非常美味,离开时我们在闵家羊肉粉店买了两大瓶其秘制的辣椒油。
湄潭兰江大酒店
下午4点多抵达湄潭,入住我们去年住过的兰江大酒店。休息片刻,便去逛湄潭城。
湄潭
湄江,乌江、湘江、长江的支流,在湄潭纵贯全城,与湄潭县城的人文景观及茶文化景点等,构成了湄江风景名胜区。
湄潭
湄江两岸的滨河长廊。
贵州湄潭象山茶博公园
路过去年到过的象山茶博公园。
湄潭
湄潭天下第一壶,位于县城中心火焰山山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壶高73.8米,壶身最大直径24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壶实物造型,年5月18日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中国之最)最大实物造型。壶体内部为茶文化陈列馆。
湄潭
湄潭
湄潭天主教堂年红军长征时作为红九军司令部。现这座历史悠久的天主教堂并没有宗教功能,整修后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湄潭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位于湄潭县湄江镇和永兴镇,原有文庙、天主堂等25处,现保存较好的主要有9处。我们到的是文庙这里,现在也是湄潭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历史陈列馆。
湄潭
抗日战争期间,浙江大学被迫西迁,多名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几经辗转,最后于年抵达湄潭,在国难当头、物资匮乏的恶劣环境中,德高望重的竺可桢倡导“求是”学风,广纳学者名流,汇集一代精英,坚持流亡办学,培育了一代求是学人,解放后的学部委员、两院院士中,有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李政道、程开甲、谈家桢、谭其骧等曾经在湄潭教学或学习。
湄潭
湄潭
湄潭
年5月25日,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被国务院以“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为名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湄潭
湄潭
湄潭兰江大酒店
饭后欣赏了一下湄江两岸的夜景,回酒店休息。8月6日上午,离开湄潭上杭瑞高速,过凤冈后岔到沿榕高速,再经过德江、沿河后驶入重庆地界,下高速走50余公里的县道,于中午1点多抵达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地处重庆市酉阳县、彭水县和贵州省沿河县的结合部,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川(渝)、黔、湘、鄂客货中转站,是由乌江连接重庆的黄金口岸,有“钱龚滩”之称。
龚滩古镇
进入预定客栈临江房间,站在观景阳台上急忙掏出手机拍照。
龚滩古镇
所住的水泊人家客栈在古镇南大门,离乌江画廊码头很近。
龚滩古镇
这是水泊人家客栈外景,古镇的建筑依山而建,地势陡峭,整个古镇建筑层次分明。八月的龚滩古镇天气很热,35℃的气温,对于我们这些从四季如春的云南来的人,挥汗如雨,很快湿身了。休息片刻,在古镇里吃中午饭。标准的乌江鱼。看下图很诱人的,色香味俱全。
龚滩古镇
饭毕,忙着去游览古镇。
酉阳龚滩古镇夏家院子
“夏家院子出美女”一语道出当年的夏家是大户人家,因夏家经营盐业,所以女眷衣着鲜丽,文化熏陶下落落大方,故得美人称号。
酉阳龚滩古镇夏家院子
夏家院子背依山崖,直接享受大黄葛树的庇护,当地人称风水好。
酉阳龚滩古镇夏家院子
土家吊脚楼给人一种美感。
酉阳龚滩古镇夏家院子
龚滩古镇
乌江上航运的小货轮也是一道美景。
龚滩古镇
穿过吊脚楼之间的画面,美不胜收。
龚滩古镇
董家祠堂是以前董氏宗族合资修建的一所祠堂,从老街上几级石阶,迈进高石门槛,里面为四合天井,正对面为正殿,均为古老木质框架。
龚滩古镇
川主庙供奉的是李冰,李冰因修建都江堰造福川西平原被封为川主,川渝地区普遍设庙塑像、祭祀供奉。
龚滩古镇
凸凹不平的石板街,勾起了吴冠中老先生的创作灵感。
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宝级国画大师吴冠中乘船沿着湍急的乌江而下,来到龚滩古镇。他被古镇自有的闲逸之情,浓浓的生活气息所震撼,提笔勾勒出龚滩的风貌,取名《乌江老街》,在这里还创作了另一幅名画,《乌江人家》。
龚滩古镇
西秦会馆是古镇最大的建筑,也是最具有外来风格的建筑。它四周围以封火墙,外壁朱红粉饰,内设正殿、偏殿、耳房、戏楼,雕梁画栋,筒瓦覆顶。这是光绪年间,陕西商人张朋久到龚滩开设盐号,并修建的“西秦会馆”。
龚滩古镇
在龚滩,冉是大姓,冉家院子己有三百年历史,它四周封闭,进入其中有置身徽派建筑的感觉。
龚滩古镇
但与徽派民居不同之处,它一面又是开放的,吊脚楼廊伸向街面,正房和厢房都是穿斗式结构,却是地地道道的龚滩风格。
龚滩古镇
桥重桥是桥中名桥,有“不知桥重桥,不是龚滩人”之说。桥重桥是由两座桥重叠成的一座小拱桥,从下而的桥走到上面的桥只有几步石梯,两桥错落有致。这种桥重桥,唯龚滩独有。
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
这样的地形地貌很好的诠释了重庆特色,爬坡上坎,整个古镇很有层次感。
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
青石板的沧桑见证了龚滩古镇经年累月的悠久历史。
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
户与户之间都是拾阶而上的石梯。
龚滩古镇
古镇里吊脚楼挨着吊脚楼,黑压压的房屋从江边开始,一层一层往山上爬,曲曲折折爬满坡,错落有致,独具一格。
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
这琼楼玉宇的吊脚楼,那样的奇险仙居,最适合入画。古镇不算太大,石板街也就2公里,显得小家碧玉,非常精致。逛至下午4点多,我们已是汗流浃背,有些疲乏了,便回客栈冲凉小睡。一觉醒来,已近天黑,古镇陆续亮起了灯光,又是一种别样的景致。
龚滩古镇
夜景是我最爱龚滩的一个原因,和白天的高冷淡然不同,晚上的龚滩就像一个小精灵,勾人心魄。
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
夜色阑珊映古韵。
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
走在古街青石板上,看着蔓延到远处的灯火,会让人生出穿越时空的错觉感。
龚滩古镇
夜完全黑了下来,古镇被巨大的天暮笼罩着,沿江而建的吊脚楼客栈、饭馆开始“盛妆”待客,桥头、屋檐、走廊全被灯光晕染,古镇宛若暗夜里的一颗明珠,闪闪发光,犹如绝壁上的音符。
龚滩古镇
逛至晚上10点,我们才回客栈休息。8月7日上午,即将离开龚滩古镇前,惊喜的见到雨中的龚滩。细雨纷纷中一座古镇在烟雨蒙蒙中掀开面纱,充满了青衫水袖的味道。
龚滩古镇
绿江迷雾,雾锁峡江,意境幽远。
龚滩古镇
凭栏远朓,江岸峭立的山壁、各色船只、吊脚楼尽收眼底,感受着氤氲在峡江间流动的灵性,似乎能看到古镇的前世今生…
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乌江画廊核心景区的美誉。这次我觉得很幸运,短短的一天时间,欣赏到古镇淡然的白天、璀璨的夜景和雨中水墨画般的景致。上午9点我们依依惜别龚滩古镇,驱车前往酉阳桃花源。